推荐语
邪淫的人中,身患焦虑、抑郁的不在少数。
打坐是源于我国的一种古老又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健身、修心方法,根据很多戒友的反馈,打坐对于焦虑、抑郁的医治具有神奇的效果。请看微信公众号「重塑心灵心理训练中心」的一篇文章。
一
这段时间以来,因为生活压力、前路不明,我的脾气变得暴躁不安。时常小儿子的几声哭闹就会让我大发脾气,然后责骂小儿子不懂事,心里责备妻子。渐渐地,二女儿就有些怕我,吃饭坐凳子都有意远离我一些。我与妻子的关系也有些生疏了。这让我很是失落,慢慢地,竟有些开始焦虑起来。
直至最近我静坐修心,有所悟,情绪才慢慢恢复平静。在静坐中,我无意识跳出了自己的思绪,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到了这段时间的自己。种种不安、烦躁、不满像电影放映一般,一帧一帧的闪过。
我突然醒悟,原来上天给我画了一扇心灵之窗不仅想让我往外看,也希望我往内看看。往外看丰富我的内心;往内看是要我定期整理内心杂乱的情绪。
在这纷繁复杂、物欲横流的生活中,有多少人会定期反观一下自己呢?我们每天拼命的往外看,寻求更多更丰富多彩的风景,充实自己的内心。特别是现有了手机,它在方便我们看到外面世界的同时,也仿若一个欲望放大器,无时无刻不在引诱着我们的眼睛多往外看。还有几个人知道,或者记得往里看看我们的内心变成什么样了呢?
二
道家云「目有妄而外视。」我想我们定是妄念深重,欲望缠身之人,否则为何我们现代人都离不开手机呢。我们不断的从外往我们内心这个小屋中装了一大堆东西,却忘了往里面看一看是否放置得当,忘了抽时间去整理归类。
我们的欲望被不断的放大,特别是网络,它让我们变得不切实际。总感觉自己不够完美,身边的亲人满身都是缺点,生活也不像自己想要的那样,未来更是一团迷雾。这些无处安放的情绪会让我们越来越紧张,最后变得焦虑不安。
那如何避免这些坏情绪的不断积累,进而慢慢发展成焦虑症呢?
我想说定期内观是个非常好的方法。在道家经典《道德经》中,虽然没有直接关于内观的论述,但其中提倡的思想却与内观紧密相连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多次提到「致虚极,守静笃」的修行境界。「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」 —— 老子《道德经》
我们也可仿古人,闭上眼睛,把向外面看的窗关起来,多向内看看自己。整理整理我们内心这一间小小的屋子。
三
大家可以选择与我一般静坐,也可以选择其它可以让自己安静的方式,比如: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,独自旅行思考,或者在户外做做瑜伽,等,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即可。然后尝试跳出自己的身体,从第三方的角度好好观察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自己,有哪些美好的事情,哪些不好的情绪。逐一将它们分开,把不好的情绪从我们的内心,身体里面拉扯出来,丢到外面去,让它们随风飞走。
记得,全程要保持微笑哦,就像在一个美好的早晨你整理书架上杂乱的书本那般自然。我们只保留美好,伤心不安的情绪就让它们随那清晨第一缕阳关消散吧。
当然,我们还需要处理一个问题,那就是我们如何避免产生坏情绪,产生焦虑呢?
道家《太清元道真经》内云:「六根本虚静,为人自生妄想,六贼所牵,终不得归根。」我们很多坏情绪,其实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妄念,欲望。既然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、对过去的遗憾或悔恨、对现状的不满。那让我们尝试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接纳有缺点的亲人朋友,接纳那不像我们想象那般美好的生活,接纳那不确定的未来。要知道因为那才是原本的我们,那才是我们真实的亲人朋友,那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。
当我们学会了这些接纳和包容,我相信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通透,之前的种种负面情绪都仿若荷叶上的水滴,应风而落,归于平静。
让我们一起接纳不完美,定期整理我们内心那间小屋吧!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稍有遗憾的生活,把负面情绪一丝一缕地,定期地丢到我们身体的外面,成为一个低欲望、内心充满美好的人。那样的话,焦虑就会与我们渐行渐远。
(2024 年 8 月 23 日摘录自微信公众号「重塑心灵心理训练中心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