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语

站桩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方式,有练习者必有体会。为什么人身体站着不动却汗如雨下?古人所言的「静极生动」真实不虚。站桩的关键是什么?阅读完本文您便知晓。

站桩时全身放松,百会上领,尾闾下垂,下颔内收,舌抵上颚,似笑非笑,面部放松;两脚平行站立,似坐非坐,身心愉悦,并要做到后背挺拔,胸前放松,后背由于挺拔,而五脏六腑处于悬挂状态,形成自然的腹式呼吸,呼吸绵、细、匀、长。

古人云「息长则命长」,就是说身心与呼吸配合协调之后,则可得到充分休息。

而精气神达到滋养与充实,生命力恢复旺盛,寿命自然延长。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人体呼吸加深,频率减慢,使悬挂的五脏六腑随着涨缩起伏,互相之间起到按摩作用,从而使消化系统各个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增多,胃肠蠕动加快,剌激经络的疏通,使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。

不仅如此,随着功力的增深,慢慢还能达到整体的状态。站桩者的运动过程,也就是祖国医学一直提倡的天人合一,心态安详空灵,气血活跃,精气神充沛和畅。

要提升内在的精气神,靠着站桩的这个姿势,我们身体内在有一个自然的机制,会逼着你内在的精气神快速地运转燃烧,而后把精气神升华,从低迷的气血升华为昂扬的精气神。

人体就像一棵倒长的树,头就好比树根,吸收了能量滋养四肢(枝叶)。

如果用现代解剖学的眼光来看很简单,人体就是骨骼、肌肉、血管、血液、器官等;从中医学的眼光看也差不多,就是皮、肉、筋骨、膜、脏腑和气血,这些就构成了身体。

从化学的角度来看,人体就是一大堆原子排列出来的。可是为什么每个人排列出来的样子都不一样呢?就是每个人身体的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组合方式不一样。

我们看女娲「抟土造人」的故事,女娲把土捏成人形之后,吹一口气,人就活了。泥巴就是土与水和在一起的,这就是一些分子、原子,古人管这叫做「尘」。这些微尘和上水,捏一捏就变成了小泥人儿。所以人体的元素,就是水和土这两种东西。

现代研究发现,人体的元素构成跟地壳的元素构成比例是非常近似的,人血液里的元素与海里水的元素构成比例也是基本类似的。所以中国人总喜欢说,天人相应,人是大自然的子孙。

但是,人毕竟和大自然中其他的物质是有区别的。那么,区别在哪里呢?区别就在于人是活的,天天都在动,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,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而桌子、椅子不是。

也就是说,人体的构成除了上述的这些元素之外,还有能量和信息。故事里就是女娲吹出来的那口气,先天的元气。没有这口气,人就是一个泥人儿,没有生命活力。

其实,人体就像一棵树。只不过,这棵树的树根不在地上,而是在头上。这棵树的原始能量来自于先天的能量。我们看小孩,人在婴幼时期,天灵盖(囟门)是开的,所谓「气养灵根静养神」,婴儿时期精神恬淡虚无,则精气神充足,好像从虚空(天)吸取了能量,能量先使元神脑府充沛,之后充养躯干,也就是任督二脉和冲脉,再之后充养四肢。

人体的任脉起于会阴穴,会阴就是前阴跟后阴之间这个地方。任脉整个轴心是从前腹部的中间往上走,到下腭,入口腔,然后进入舌头。

一般来讲,心情不好的人,任脉通常都是不通的,女人只要心情不好,月经就有问题,因为月经就是跟任脉相关的。任主血海,主阴脉之海,任脉与血脉是通的。我们的心情长期抑郁的话,任脉就特别容易紧张,不舒展,特别紧缩和僵硬。

任脉走胸腹部,联系着脏腑;督脉走后面,与脊柱相联系。督脉的走向是从会阴穴往后走,从尾椎一节一节上来,一直沿着颈椎入脑,进入百会,再从百会通过前额往下降,降到口腔里面上腭部分。

督脉是与人体的健康直接相关的,如果一个人的督脉通畅,阳气充足的话,这个人的寿命就长。反之,一个人督脉不通,他的寿命就会缩短,像老年人就会出现弯腰驼背、脊柱侧弯等。而且督脉不通的话身体的阳气就会降低。

一个人如果能量够多的话,就会往四肢走,去滋养胳膊和腿。我们看小孩,没事儿他就挥手、蹬脚,腿就在那儿乱踢,因为能量充足之后自然往外扩散。这就跟练习内家拳初期元气充沛的时候手脚痒痒,总喜欢打点儿什么,踢点儿什么一样,说明生命力旺盛。

用前面大树的比喻来说就是,树根的能量充足之后,先来充养树干,继而充养树枝。人体的树根是大脑,也就是元神,元神越静,则能量越足,所谓「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」。元神充足,真气自然充沛流通,继而滋养躯干的任督二脉(树干),然后充养四肢百骸(树枝)。所以养生的关键是养神,养神的关键是「恬淡虚无,精神内守」。

(2025 年 7 月 26 日摘录自微信公众号「大成拳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