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嚮往自在清靜,爲何煩惱如影隨形?

推薦語 您是否任由身中的感受肆意影響情緒而無法自拔?你是否嚮往清淨卻無法做到?下面的文章整理自「黃庭書院」張慶詳老師的音頻。讓我們一起從道德經中的一段原文出發,來聽老師講講「人人嚮往自在清靜,爲何煩惱如影隨形?」 《道德經》雲: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爲上,辱爲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乘乘兮若無所歸。」 一、你的心情起伏不定,只因身心交互感應 「貴大患若身」,我們看這個「身有所忿懥」(出自《大學》)的身,特別要注意的。意思是說人的七情在哪裏上演?它是在身上,而不是心。 心可能是當時的一個誘因,心可能是最後的承受者,但是正在發動的時候,它卻在身。一股一股的熱浪,一股一股的氣血,就在你的身體裏面上演的。沒有錯,身心兩者總是交互感應,但是誰讓心起伏不定?那個禍首便是身。 爲什麼是身而不是心?因爲人的身中有氣血,而周身氣血主宰於黃庭,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這個心。 黃庭又是忠誠地與外物不斷地感應,黃庭不聽你的。把你關在幽暗的山洞,忽然讓你出來看到燦爛的陽光,內在是不是也有一個燦爛?你會燦爛,你不要說我現在在山洞裏面,待會我出去一定會見到光,我千萬不要燦爛,結果一出去看到燦爛陽光呢?還是燦爛。你看到非常開闊的山谷,內心還是開懷。 黃庭是本性具足的人身的感應場,它不聽你的,但我們一直誤以黃庭的微微動盪爲你的心,這只是你的誤解。 這個心頭一起伏,周身氣機一起伏,便讓衆生的內心同時感受到動盪,感受到七情。它的煩惱,它的久久不能自已,它的感動,它的哀傷……是由黃庭而開始的。 你的潛意識呢?也是從黃庭讓你感受到,從黃庭浮出來的,也不是你可以去控制的。 你說:我最怕毛毛蟲,待會我就要看到一條毛毛蟲,我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害怕。可是一看到呢?還是害怕。你那個不由自主還是從黃庭冒出來,潛意識還是跑出來。 二、心向清靜卻煩惱不已,都是感受惹的禍? 人們當然願意從內心深處去徹底放下煩惱,只是若周身氣血久久不能自已,那麼人們便苦於不知道怎麼樣的去放下,也就是說人們的最大禍患,並非來自於心。 坦白講,我們捫心自問,我們想不想清淨?想啊!我們想不想自在?想啊!你想不想孝順?想啊!你想不想跟朋友和平相處?你都想!最後呢,都統統不太想,原因是心還是身?身出了問題。 所以人們的禍患並非只是心的問題,但眼耳鼻舌身意,意也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,是沒有錯。但六根感應到你的身體之後,這些情緒在哪裏發生?都在身。 這是源自於我們身中不斷起伏的感受,這個纔是人類的最大禍患所在。因此說貴大患若身,身內的感受纔是問題,而不說「貴大患若心」,不是心的問題,心是每個人都想清靜的。 三、解析「寵辱若驚」:爲何得失皆擾心? 何謂寵辱若驚?寵爲上,辱爲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 寵爲上,辱爲下:上,得意洋洋的氣血叫做上;下,哀哀慼戚的氣血那個感受叫做下。寵的時候,你有個得意洋洋,那個感受出來的時候叫做上;被貶的時候,有一個非常緊非常沉的感受在胸口,那個叫做下。 什麼是寵辱若驚?稍微褒一下,那麼身內就興起了波浪;稍微貶一下,我們的身內也興起了波浪。褒也擾亂它的心神,貶也會擾亂它的心神。 可以說,任何得得失失都能夠在身中興起或大或小的波浪,都足以擾亂人們的心神,都足以令人煩惱不安,所以說寵辱若驚。 寵辱,不限於寵辱兩個字,凡得失,凡對待都是寵辱若驚之「寵辱」所包的範圍! 四、感受興起時,做個自在衝浪人 「乘乘兮若無所歸。」 當身內興起了感受的波浪,乘乘兮,好像踏着衝浪板,不論大的浪、小的浪在上面奔馳。不論內在的感受是好的不好的,緊的熱的,大的小的,你就好像駕着一個衝浪板在上面衝浪。 乘乘兮,若無所歸,就是隨便它載我去哪裏,隨便它在我身中產生什麼樣的姿態。 (2025 年 10 月 7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黃庭書院」)

2025年10月7日

一位戒淫成功的 30 歲姐姐給各位年輕姐妹的建議

推薦語 下面是一位 30 歲姐姐的分享,分享了她感召邪淫後帶來的痛苦和不幸。最重要的是,她分享了她切身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戒邪淫辦法,方便有同樣問題的姐妹們參考和學習。 女,31 歲,青春期閱讀大量言情小說,看大量韓劇等等,喜歡看帥哥,從此,噩夢就開始了。 工作不如意,做事情老是丟三落四,被人輕賤、羞辱、精神狂躁、社恐。我的父母,兄弟的婚姻全部出現了問題令我非常的痛苦。這裏真的要告訴各位邪淫的惡報真的非常慘烈。 生活不如意,工作出狀況,社恐,難以找到如意伴侶,總是無故被人爲難和輕賤辱罵,家庭破碎,所求皆不如意。 原來我生活裏所有的不幸,幾乎都來自邪淫,而且最可怕的一點是,邪淫就像是一個黑洞,它會把所有負面的事情全部吸引到你身邊來。 惡業感召的,以前我總以爲,厄運總會過去的,熬過去就好了。後來,我才明白生活不如意一定是哪裏出問題了。不解決問題永遠不可能走出厄運。所以人生最重要的真的是智慧。 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心得體會,與大家分享: 一、戒淫期間杜絕一切不良信息 真的奉勸各位想要戒淫的同仁,戒淫期間,真的要杜絕一切讓你起淫心的機緣,男女之情一定要往後放。有了朋友的那是沒辦法,沒有談戀愛的千萬要堅持住。 以至於後來嚴重腎虛,臉色青黃,連說話都沒力氣了,非常可怕。接二連三的淫念簡直就像是海浪一樣,根本扛不住。 最讓我不堪回首的,就是這段日子了,感情、工作、家庭,全部通通出問題。邪淫所帶來的一切惡果,通通爆發,幾乎毀了我生命裏的所有。 真的是在這裏泣血告訴大家,邪淫的惡報,真的很慘。 二、戒淫期間,嚴禁言情小說和韓劇 這條我是專門針對女孩子寫的,因爲男孩子這點犯的少。女孩子愛幻想,情執特別重,所以特別容易在意淫上栽大跟頭。 現在這個追逐色相的年代,不光男生好色,連女人的好色之心也嚴重被這些韓劇小說所挑動起來。 女生看了韓劇後,會幻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。我無法和異性正常說話,只要說話,就開始意淫,根本控制不住。 奉勸各位男生女生,戒淫,一定要遠離這些不切實際的劇目。因爲,說白了,就是因爲私慾作祟,纔會有這些糾糾纏纏。 三、衣着得體大方 我自己以前就犯過這種錯誤,衣服越買越貴,越穿越光鮮,特別喜歡被異性眼光追逐的感覺,覺得自己有魅力,現在想想,真的好蠢。 所以過分暴露的衣着,會極大的影響你的婚姻,你找不到好男人的,他們最多就是在你身上飽飽眼福,而你所吸引來的,通通都是好色之徒。 從因果的角度來說,你挑動別人的淫心,你戒淫,怎麼可能順利? 所以奉勸戒淫的同修們,不要在外表上面再下太多功夫,保持乾淨整潔就好,衣着一定要端莊大方。這對你戒淫,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。 四、千萬不能墮胎 墮胎,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,可以說是「損福折壽,莫過於此。」 目前社會是不禁止墮胎的,所以很多婚前同居的年輕人把墮胎視爲平常事,這是非常可怕的錯誤。 學佛後才明白,墮胎,其實就是殺人,不要以爲孩子還小。 墮胎的惡報,非常慘烈,女性大多遇到這種事情以後都有想自殺的傾向。很簡單,因爲你殺人了,這是你該有的懲罰,所以奉勸年輕人們,千萬不要未婚同居和墮胎,報應慘烈,不是開玩笑的。 五、惜福 這個浪費鋪張追求喫喝玩樂的年代,修福不易,享福倒很快,其實這真不是好事。祿盡人亡,一個人的福氣享盡了,他也就該償還惡果了。 所以奉勸戒淫的同修們,積德行善固然重要,惜福同樣不可以大意。 一定要從日常生活做起,尤其是女孩子,衣服已經夠多了,省着點穿,平時喫飯儘量不要浪費糧食了。 節儉的是你自己的福氣,浪費的也是你自己的福氣,千萬不要爲了所謂的面子耗損自己的福氣,太傻了。多一點福氣,你戒淫,就容易成功一分,一定不要小看惜福這一條。 六、一心爲善 起淫念的時候和它鬥爭或者是自責。其實這些心態都不利於戒淫,最好的辦法就是:發現起邪念了,不理它,想想還有什麼好事可以做的。 行好事,我自己受益非常大,行善一定要先明理。理不明,不可魯莽行事,明理後,用正念來代替邪念,比你和它作鬥爭,要容易的多了。所以戒淫最有效的方式:充滿善念,接近善知識,做好事。 具體怎麼做呢?孝順父母,友愛親朋,盡職盡責的完成本職工作,這是最基本的,其他善事不一一列舉,只要明白一點,做善事,存心一定要厚道懇切。 這是最基本的因果道理,而這些正能量,最終也會回到你的身上,幫助你戒除邪淫。 七、感恩佛法 《壽康寶鑑》上面戒淫 13 方的最後一方:拜觀音,唸誦觀音聖號。文章裏面提到,一定要虔誠跪拜祈求觀音菩薩的護佑,100 拜左右,不方便跪拜的同修可以大聲或默唸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最好 1000 聲以上。其實念起來也就是 15 分鐘左右,有條件的可以多念,越多越好,然後迴向。 把唸誦觀音聖號的功德迴向幫助自己戒淫,希望菩薩保佑自己永遠斷除淫心,遠離邪淫,他成功了。(小編注:小編也曾經用這個方法成功戒淫。小編是每天唸誦觀音菩薩名號 1000 遍,然後每週放生,儘量素食。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麼好的方法。) 還是要警惕,不能放鬆,戒淫,是一輩子的事情,一定要明白,千萬不可以放鬆。 後記 戒淫後,努力行善,我們失去的一切美好,都會回來的,而且會越來越好,這也是感召來的。 感恩所有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同修,希望我們能一起精進,努力提高自己,爲了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,好好活着,加油! (2025 年 10 月 7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女子戒色吧」)

2025年10月7日

一個人業力開始逐漸清淨,會有這六個徵兆

推薦語 許多人在修行中感到停滯不前,是因業力尚未清淨。一個人業力開始逐漸清淨時,是有徵兆的。一個人真正的轉變源於內心的覺察與覺醒,通過止惡行善、淨化自心,才能改變命運,迎來真正的清淨與福報。下面分享一位老師的文章,讓我們都能消減業力,帶來福報。 修行多年,卻總覺原地踏步。痛苦未消、關係不順、財富難聚、情感反覆,彷彿命運從不曾善待自己。 其實,這一切背後藏着一個深層真相:你的業力尚未清淨,靈魂仍承載着過往種種因果的牽絆。 真正走向清淨的人,身上會逐漸顯現出一些清晰可辨的徵兆。 一、情緒平穩,不爲外境所動 從前的你,或許旁人的無心之言就能刺痛內心。一個眼神、一句評價,足以讓你陷入情緒漩渦,久久難以平復。 而當業力逐漸清淨,你會覺察到:別人說什麼、做什麼,其實與你無關。 你不再輕易動怒,不再感到委屈,不再爲了討好誰、也不再爲了證明什麼而活。 這不是冷漠,而是內在的「如如不動」,佛法稱之爲「心無所住,隨緣而行」。 他人的態度、外境的變化,都只是因緣的聚散。你看明白了,也就放下了。 內在的安定升起時,業障自然脫落。 二、關係重整,虛緣漸散 修行路上最令人唏噓的,莫過於人際關係的變遷。 你會發現,那些曾經形影不離的朋友、親密無間的伴侶、熟悉的親友同事,漸漸疏遠、冷淡,甚至莫名對你產生敵意。 不必驚慌,這是業力在清算。 佛說:「萬法緣生,皆是業感。」 你今生所欠、所被欠的,到了該了結之時,自會散去。 無需強留、也無需多言。 真正的緣分,時空隔不斷;虛妄的關係,自會在你能量提升時悄然瓦解。 這其實是上天在助你消業解縛,輕裝前行。 三、主動遠離低頻環境與負面信息 過去,你可能熱衷八卦、習慣抱怨、喜歡爭辯,容易被低質量信息吸引,陷入情緒的泥沼。 而當業力開始淨化,你會自然而然遠離這些。 不願參與、不想評論、懶得聽、也懶得看。 彷彿內心有個聲音在提醒:別沾染這些低頻的因緣。 佛法有言:「心染濁境,易入迷途。」 當業障減輕,頻率提升,你自然會脫離低層次的能量場。 這不是清高,而是靈魂的本能保護。 四、真正承認:「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」 曾經的你,或許習慣抱怨原生家庭、指責過往感情、歸咎於環境,甚至嫉妒他人的擁有。 而當業力清淨,你會深刻體認到一個事實:「一切皆由我造,一切果報自受。」 這不是自我譴責,而是對宇宙法則的清醒認知。 佛經中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 當你真正認賬,不再推諉,業障才能真正開始消融。 五、面對無常,心常安穩 修行到一定階段,生命會密集經歷無常:親友離世、事業起伏、健康告急、財物得失。 從前的你,或許痛苦不堪,怨天尤人。 而當業力清淨,你反而能在無常中生出一種深層的安寧,面對變故,內心如鏡,平靜而豁達。 你明白:生老病死、成敗得失,本是常態;萬法皆空,並無一物可執。 當你的覺知安住於此,舊業就如秋葉飄落,新的福報悄然萌芽。 六、放下情執,安然獨處 修行人終究要走過一段孤獨的旅程。 業力清淨之後,你不再執着於「被愛」、「被理解」、「有人陪伴」,而是享受獨處的自在與清明。 這不是孤傲,而是因爲你真正領悟到:沒有人能真正拯救你,除了你自己。 你願意少言、不爭、寡慾,把時間留給靜坐、誦唸、觀心、內照。 孤獨不再是懲罰,而是成長的禮物。 不必一味追逐外在的顯化,真正的轉變始於內心的能量淨化。 當你認賬、止業、釋怨、淡欲、放下執着,福氣與好運自會不期而至。 業力清淨,從來不是靠念多少經文、焚多少香火,而是靠你對自己的深刻覺察與持續不斷的醒覺之力。 記住這句話:「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,自淨其意。」 當你真正做到,命就徹底改了。 (2025 年 10 月 7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靈性醒覺」)

2025年10月7日

習慣性破戒要打住

推薦語 你破戒不一定是因爲慾望,也有可能是因爲無聊。破戒來臨時,如何能及時打住?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解決的問題。下面分享一篇「塵心」老師的文章,讓我們學習如何在習慣性破解來臨時,及時將其打住。 有時戒友們會發現,明明沒有那麼想手淫,卻不知不覺的擼完了。 就像我們提到的一個例子,你把瓜子放在桌子上,不自覺地就開始抓,有時還沒反應過來就喫完了。 哪怕有時候明明不是很想喫,或者已經喫多了胃難受,但只要還有剩餘的瓜子,就不知道啥時候又開始吃了。 包括很多減肥的朋友,明明自己的想法是少喫、不喫,但卻偏偏不自覺地就拿起了食物,一不留神就栽跟頭。 關於邪淫,常說的一句話「飽暖思淫慾」。表面上是說,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,衣食無憂時,人就更容易聯想到關於「繁衍」的需求,思索男女之事。 但其實「飽暖」,不僅是喫飽喝足的意思,而是可以進一步代表着「喫飽了撐的,無聊的狀態」。 或者說,無聊的時候就更容易「思淫慾」。 就像現在網友們喜歡把一些比較怪異、獨樹一幟,又看似缺乏實際意義的行爲調侃爲,是因爲他「喫得太飽!」 那麼,對於類似看黃、手淫等淫慾行爲,其實也可以說是「你喫得太飽了」。太過無聊,所以纔有更多心思來縱慾。 所以,不一定是先有了慾望,才導致破戒。也可能是,爲了打發無聊,開始了邪淫行爲,才慢慢被激發慾望。估計有不少戒友,不少次破戒,都是這樣的。 綜上所述,很多人破戒的原因,比慾望更深一層的,還可能是你的無聊、空閒,以及在特定時間、環境下的習慣自發性行爲。 當然,你也別覺得這些難以控制,這怎麼還有比慾望更難糾纏的原因呢? 其實,習慣性問題還沒有直接的慾望那麼難以左右,而是會隨着調整來弱化的。 這裏我們要講的一個方法是:簡單列一個破戒的統計數據,包括你平日裏發生過破戒的時間、地方。 做一個排名,然後把你最容易縱慾的時間段、地點給標註出來,重點關注。 例如,有人 80% 的破戒,都發生在一種情況,臥室、洗浴,晚睡、早晨的牀上… 能規避好主要的發生環境,就能把破戒的可能性降低一大半。 這就是你要主動監護的地方,在特定環境下,有意識上的準備,不可因爲下意識的習慣就開始手淫了。 比如,可以放點什麼來提醒自己,有戒友是把自己破戒後的照片,洗了一張放在牀邊。臉色暗淡的樣子,提醒自己不要再手淫了。 當然只是舉個例子,你也可以放小時候的照片,提醒自己保持童真,或是學佛的擺一副佛像、器物,以表莊嚴。 以及其他比較起眼的物品、寫的紙條、鬧鐘等,你自己知道的,以提醒自己注意習慣的示意等。 記得以前還有個戒友,每破戒一次就在桌上貼一張紙條,他是個球迷,類似於球賽的黃牌、紅牌警告。 然後每戒一個星期,就可以撕掉一張,就這樣慢慢降低了頻率。 當然,具體的方式因人而異,適合你自己的就是好的。 (2025 年 10 月 7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戒色俱樂部」)

2025年10月7日

改命之了凡四訓:十種行善積德、改造命運的方法

推薦語 下面是了凡先生列出的十條善行舉措。若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做善事、行善行,那麼我們的命運軌跡就會朝好的方向去轉變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希望大家一起學習這十條善規,然後最重要的是去做去堅持,我們的身心靈就會得到昇華。 一、與人爲善 這是講存心,要存一個善心,以善心看待一切衆生。 二、愛敬存心 以真誠心愛一切衆生,愛一切人事物;「敬」是恭敬、謹慎、細心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愛敬存心。 三、成人之美 人家有好事,我們要幫助他、成全他,不能破壞。此人是惡人,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,即「偏中正」,我們也要幫助他。不能對人要對事,此事對社會有好處,對大衆有好處,就應當幫助。人雖然不善,我們要常常輔導他,盡心盡力去幫助他,使他的善行能成就。 四、勸人爲善 特別勸導有能力、有機會的人,他們有能力、有機會行善,錯過非常可惜。沒有機會去創造機會,比較困難;創造機會也必須有創造機會的條件,否則也是做不到。所以認識機會,掌握機會,這是真正的智慧。 五、救人危急 人在有急難、危險之時,不論他是好人、惡人,是恩人、冤家,不能見死不救,一定要救援。 六、興建大利 所謂大利,利益社會、利益衆生的就是大利。自己有能力,自己一個人做;沒有能力,就集合大衆的能力來做。利益社會大衆的事情太多,什麼是真正的大利,真實的大利無過於聖賢教育,聖賢教育是根本。 今天人心不安,災難頻繁,其原因就是缺失了聖賢教育,做人的教育。所以當前最大的利益是培養師資,然後纔有一批人來推動聖賢教育,來教化衆生,幫助衆生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。 七、舍財作福 在我們擴大心量、不斷地「舍」的過程中,舍掉的是狹隘的心胸,獲得了寬廣的情懷;舍掉的是狹隘的眼光,獲得了長遠的人生智慧。 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「量大福大」。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改變自己,首先觀察自己的缺點,從最嚴重的缺點開始入手改變自己,比如:最愛財,就從舍財開始做起。 財可以分爲內財和外財,外財指金錢、物品、良好的環境等等身外之物,內財指我們的生命能量。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比如老師奉獻自己來幫助別人,就是舍內財。 剛剛進入社會的人,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,一直付出比得到的多,就是在舍內財、積福,就是「作福」。經過一定的時間以後,會得到社會大衆的尊重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,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也相應地越來越好,直到退休的時候功成名就。 如果一生默默無聞地拼命工作,爲社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,在這個過程中積了很多的善,將忠孝的品德傳給了孩子,孩子得到了忠誠盡責的德行,必定會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。 我們今天安定、富足的生活正是因爲祖輩們的積功累德,付出的多,得到的少。我們要給後代做出表率,不愧於祖先對我們的期待。 世間人不肯舍財,就是有顧慮,擔心舍了之後生活沒着落,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。命裏有的決定有,舍都舍不掉;命裏沒有的,求也求不來。佈施越多,財富越多。 八、護持正法 世間正法、出世間正法都要維護。真正遇到善知識是大幸,遇到善知識要真正肯學,發心學習弘揚、護持,這是無比的福報。 九、敬重尊長 佛教導我們要孝親尊師,要做到。現在世間人不重視孝道、師道,我們要爲社會大衆做好榜樣,念念不忘父母師長的恩德,這是存心厚道。 孝親尊師,要有行動去表現,要真正做到。這是提倡孝道、師道,提倡知恩報恩,人不能忘本,這是教育的作用。 十、愛惜物命 佛家提倡素食,素食是不殺生。戒律裏,將「不殺生」列爲第一條戒。殺生是大惡,我們要學習愛護一切衆生的生命。 結語 善行真的無量無邊,了凡居士在此地,爲我們列出這十條,我們能做到,然後將這十條推廣,才真正是積善、行善。真正依教奉行,這一生過得很充實、很美滿。 積善積德要及時,有一分的能力,就盡一分的能力;有了二分的能力,盡二分的能力;有了十分的能力,再盡十分的能力。只要是好事,就不要瞻望,也無需等待,而要及時去行,及時去做。 行善,貴在誠意,貴在力行,貴在用心,而不在於多少,不在於大小。養成及時行善的習慣,時時爲他人着想,處處奉獻你的愛心,如此,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,我們的人生將更加美好! (2025 年 9 月 21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戒者正氣」)

2025年9月21日

結婚,該不該由「玄學」決定?

推薦語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。有的人知道人生有很多的定數,那對於結婚,要不要去卜卦?要不要由「玄學」來決定?下面的文章來自於張慶詳老師,讓我們來一看究竟。 即將步入婚姻的他,因易經大師預言「五年內不宜結婚」,陷入兩難境地。這個婚,到底還能不能結? 一、真的有命運之「數」嗎? 我年輕的時候認識不少臺灣的易經大師,因爲我喜歡到處求學。 年輕的時候對道學還不是很清楚,一股腦就栽進數術類裏面,堪輿、八字、星象,然後學《易經》,最後發現天地之間有一個「數」在裏面。 「數」的意思就是:天下的萬事萬物有個規律。 這個規律現在科學界也是可以印證的。比如說炮彈從這裏打出去,仰角多少,火藥填多少,它會飛多遠,在哪裏落地,都可以算。所以爲什麼你的導彈發射出來別人可以攔截,就是因爲有一個「數」。 這個「數」如果被掌握到的話,就可以知道它的軌跡,精準地預測它未來會落在哪裏。 人生差不多也是這個意味,人從出生的時候八字就已經定了(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時都有天干地支兩個字,這樣人一出生就有了八個字),這八個字就是你的陰陽比例。 譬如泡一杯咖啡,咖啡幾克,牛奶幾克,糖幾克,有的還要再加個巧克力。你只要比例抓好,給它調進去,我們就給它取一個名字,叫拿鐵或是卡布奇諾。 八字會不會被人爲造作出來呢?如果懂這個原理,當然也可以對它有影響力。我們知道仰角多少,裏面火藥多少,打出去會到哪裏,那就可以調角度,不是這樣嗎? 有些人對數術不懂,或者是半吊子,有時候我們就稱其爲「江湖郎中」,就是因爲他算的有時候準,有時候不準,到底是騙的還是真的,搞不清楚。 但是像劉伯溫、諸葛亮那種人,他就鐵口直斷,很準。 怎麼知道那個很準的人是誰呢!這實在是可遇不可求,真的很懂的人不喜歡說話,很喜歡說話的又不懂,這個事情難就難在這。 二、既然命運不可選擇,除了認命還能做什麼? 我開始學道之後,就發現以前花了這麼多錢,這麼多的精力,這麼多的時間,算是買個經驗,後來再看就有一點覺得白費。 一個人從出生到人生結束,就算這軌跡都被定了,這不是重點!重點就是在這個過程裏面,你體會到了什麼,在這個過程裏面,你是不是俯仰無愧! 出生在哪個家庭,你不能選擇;有幾個兄弟姐妹,也沒辦法選擇;父母長什麼樣,你也沒辦法選擇;他的脾氣怎樣,你也沒辦法選擇;你有沒有發現,可以選擇的其實不多。 看起來伴侶可以選擇,可是在你身旁認識的這麼多朋友裏面,有的人就找不出伴侶來。然後你翻一翻就會發現這個不適合、那個不適合,最後一直翻,好像這個還稍微可以交往……。 其實你所謂的可以選擇,很多情況也都是因爲在你可以認識的這一羣人裏面去選擇。 有的人說,我到公園微信搖一搖,就可以認識一個人。這也是很妙,就剛好那時候他就在你旁邊。有的人搖一搖,搖出一個姻緣來;有的人搖一搖,搖出一匹狼來。這個不一定。 沒有錯,人生是有很多可以選擇。 比如我今天要喫什麼,可以選擇。我有三五個可以挑,我要交哪一個男朋友、女朋友,可以選擇;我現在要做這個行業還是那個行業,可以選擇;我今天早上要走這條路還是那條路上班,可以選擇。 但是其實說穿了還是有很多不能選擇。 三、真假如人生是一場旅行,需不需要做攻略? 當遇到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,必須要做選擇的時候,我想先去算個命,先知道人生的軌跡再選擇,這也沒什麼不好。 譬如說我要去旅行,先在網絡上把那些該看的風景看一遍,把要走的每一步模擬一遍,這也是可以。 但是,也有另外一種人,他實在是不知道那邊是怎麼樣,假設我要去新疆,還是要去西藏,我知道大概要從布達拉宮,要往日喀則走,最後要到阿里。有的人知道這樣就好了,中間都不知道。不知道纔好玩嘛! 然後有碰到這種際遇、那種際遇。而不是每天你要經過哪,你要入住那裏,要喫什麼已經全部定好、設計好了,當然也是可以。 但我全然不知道就開始往前走,那也有那種人生的味道。 你說哪一個比較好呢?我覺得都可以。 沒錯,如果事先知道的話,可能就可以減少錯誤的機會。 聖人教我們《易經》:希望我們能夠在做人處事還沒出問題之前,先把人生怎麼待人處事,大概什麼情況會出問題,大概什麼情況是比較好,什麼情況是對良心有愧的,什麼情況是對良心無愧的,預先演習了,預先有了解了,他當然希望我們不要犯古人重複的錯誤。 比如,你的朋友裏面有一個人就很喜歡佔人便宜,他偶爾佔你便宜一次兩次、三次五次,終究在你心裏會有個疙瘩,終究你會唾棄這個朋友,這是人生哲學。但你正在得到小便宜的時候,你並不這麼認爲。 聖人是看歷史的人,他跳開來看整個歷史的洪流,確實交朋友,如果你不老實也不誠懇,老是愛占人家便宜,總有一天你還是要喫虧。人家也不惹你,也不理你,有什麼好的也絕對輪不到你。 這就是聖人的智慧,是有軌跡可循的。 好像我們現在已經有點年紀了,已經五六十了,已經有了一點人生的經驗,我們現在告訴二十幾歲的小孩子,他天天聽,他不一定照你這樣子想。但他到了五六十的時候,就知道,當時那個老人家跟我講得都是對的。 當然講起科技,我們比不上小孩子,比不上新的一代,但是爲人處事的道理,從亙古到現在都是一樣的。 四、是配合命運安排,還是做出應有的選擇? 現在說回算命先生跟他說五年之內不適合結婚,但他現在偏偏有一個覺得很適合結婚的對象,相處得也不錯,這說不定就是個選項,是個際遇。 依我的看法就順其自然。如果你真的想要結婚,她也想要結婚,全家人都贊同,浪費五年也不一定有必要了。 會不會在心裏埋下一點點隱微的想法?這都是個人得失的問題。 我還是要回到那句話:人活在世上,老天爺就是想讓你經歷各種不同的人、事,讓你好好地去歷練歷練,能不能光明磊落,能不能問心無愧。 給你各種處境,富貴的處境、貧賤的處境。「素富貴,行乎富貴;素貧賤,行乎貧賤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難,行乎患難」。在患難的時候還能不能俯仰無愧? 你說,這跟結不結婚有什麼關係?我們今天就算結婚了,那麼你跟你夫人在一起的時候,處事的時候,擔起一家人的責任的時候,有沒有俯仰無愧? 萬一有一天正如易經大師所說,真的要分開怎麼辦?如果註定要分開,其實結不結婚都是要分開了,這只是多一個手續、少一個手續的問題而已。 如果我多等五年,也許就少了一個錯誤,這中間的差異在哪裏呢?就是麻不麻煩而已,其他也沒什麼差異。 我今天誠懇待人,就算只能夠跟她在一起三年、五年,我盡心盡力地去保護她,把她當成家庭的一份子,那我問心無愧。 就算三年到了,結束了,我還是問心無愧。 萬一碰到這樣的情形,萬一不得不分開,那不得不分開的過程,我沒有佔她便宜。不是說我很多錢不給她,還是說我就把她當仇人,對她落井下石。 我們真的要分開,還可以寫封信給她,祝福她有個好歸宿。該給人家一點補貼,力有所能就給她補貼,那你還是俯仰無愧。 人,不是在一生的順遂裏面顯示出他的高貴人格,往往是在困厄、困難、逆境裏面才顯示出人格。當然也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困難、逆境裏面才更顯得墮落,這個就是老天爺的意思。 老天爺的意思就是:你們都下去吧,我要看看誰是真正的正人君子。我會給你們很多題目、很多考驗,會讓你跟你的女朋友邂逅,然後分開,會讓你結婚,然後離婚,會讓你生意成功然後失敗。不是這樣嗎?然後我看看你們考幾分,考高分的就回來。 我們人生在世不也是這樣嗎?不求無事。就算古聖先賢、英雄豪傑,就是再大的事情,天要塌下來他是爲衆生去頂着,寧可自己受傷,也不要別人受傷;寧可自己挑責任,讓衆生能夠更安穩,是這種氣量。 不求無事,只求無愧! 所以這樣來說,現在碰到了,她一副要嫁你的樣子,你也很喜歡她,親戚朋友也都祝福了,那你蹉跎個什麼呢?浪費光陰要幹什麼呢? 在一起是很好的姻緣,分開是有很多原因。有這個原因,有那個原因,說不定一個意外就分開了,也不一定吵架。 你一定要是什麼樣的狀況都會贏才肯去做的話,那歷練的機會也就少了。 五、談戀愛,要不要找大師算一下? 談戀愛,需要找易經大師去合一合八字嗎? 以前是沒有自由戀愛,所以合合八字。既然現在都已經自由戀愛了,千萬不要拿八字砸自己的腳,因爲那會讓你無所適從、左右猶豫。 既然你都相信自由戀愛,已經看順眼了,他沒你不行,你沒他也不行,那就把八字忘了吧! 人生也許有命運這麼一回事,可是不論命運好或壞,我們還是儘量氣宇軒昂、光明磊落。 有時明知道前方有坎坷,既然是出來旅遊,出來看風景,哪有一直走柏油路的,偶爾也要走走棧道,偶爾也要溯溪,走走河牀,偶爾也要攀巖,不就是這樣人生纔有點意思嗎? (2025 年 7 月 28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黃庭學院」)

2025年7月28日
免費結緣一本善書

建站宗旨:幫助深陷邪淫惡習中的人們看清幻象、重歸正途!

投稿、糾錯、投訴、合作等請聯系:contact@buzhuse.com